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18来源: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作者:佚名

  各相关区人民政府:

  现将《上海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4-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12月12日

  

  上海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4-2030年)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本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形势

  (一)畜禽养殖产业现状

  “十三五”以来,本市严格落实《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2015-2040年)》,依法整治不规范养殖场、支持新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区域养殖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6%。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设施装备建设改造,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连续多年保持100%,设施畜牧养殖机械化率达78%。不断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出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粪污还田技术规范,全面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设有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养殖场全部实现在线监测。

  截至2023年底,市域内畜禽养殖主要品种为猪、奶牛、蛋鸡、肉鸡,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70家(含猪粮型种养结合家庭农场79家),主要分布在崇明区、金山区、松江区、奉贤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全市猪年末存栏49.48万头、奶牛年末存栏2.95万头、蛋鸡年末存栏239.43万羽、肉鸡年末存栏102.54万羽,折合猪当量82.83万头。

  表1 2023年全市主要畜禽品种养殖量统计表(按存栏计)

  

  类型

  区

  猪

  (万头)

  奶牛

  (万头)

  蛋鸡

  (万羽)

  肉鸡

  (万羽)

  折合猪当量

  (万头)

  崇明区

  17.93

  1.45

  138.39

  27.21

  34.22

  金山区

  4.71

  0.80

  23.27

  31.87

  12.25

  松江区

  14.30

  0.00

  1.31

  2.41

  14.45

  奉贤区

  5.85

  0.44

  42.55

  16.09

  11.13

  浦东新区

  4.97

  0.20

  28.99

  20.83

  8.30

  嘉定区

  1.72

  0.06

  2.62

  1.01

  2.27

  其他区

  0.00

  0.00

  2.30

  3.12

  0.21

  市内合计

  49.48

  2.95

  239.43

  102.54

  82.83

  折合猪当量

  49.48

  19.67

  9.58

  4.10

  82.83

  

  (二)机遇与挑战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分别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对照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目标,立足超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需求,本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方面。一是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双碳”目标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指南,进一步强化畜禽产品保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二是市委市政府在建设美丽上海、推进碳达峰的决策部署中,始终强调要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打造生态宜人美丽乡村,为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三是超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由单一肉蛋奶产品供给逐步向叠加优质种源、清洁能源和地方品牌等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有望进一步集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

  挑战方面。一是绿色生产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近四分之一的畜禽养殖场生产设施老旧、养殖效率偏低,完成现代设施畜牧业改造建设的养殖场占比不高,畜禽养殖减排降碳潜力尚需挖掘,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亟需提速。二是循环利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本市镇域尺度的土地承载力总体满足粪污消纳需求,但随着畜禽养殖场周边成片可利用农田减少,液肥过量还田、不均还田等现象仍有发生,需要进一步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精细化管理。三是监督管理方式尚未形成有效合力。管理部门在粪肥质量、区域水土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分工较为分散,监管信息归集和传递效率不高,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条线监管合力,统筹监管资源。四是科技研发支撑还需继续加强。在畜禽养殖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新污染物管控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绿色防控、数智化养殖等先进模式和技术的推广应用还不普遍,与服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

  二、总体要求

  坚持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畜禽产品自给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新变化,按照“优化整合一批、改造提升一批、示范引领一批”的总体路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分类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措施。

  坚持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紧扣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优化农业生产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各农业领域间形成生物共生和物质再循环的整体生态链。协同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鼓励种养一体发展模式,实现种养平衡。

  坚持多管齐下、共同治理。创新环境协同治理模式,逐步构建政府管理部门为主导、畜禽养殖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新治理格局。优化环境监管方式方法,落实企业环境责任,培育第三方服务市场,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监督。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推动畜禽养殖现代化装备革新和减污降碳技术研发应用,将畜禽粪污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商品肥料。加强臭气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的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推广应用智能化管理技术。

  三、规划目标

  到2027年,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种养结合紧密度大幅提高,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臭气和水污染有效防治,建成一批集生态绿色种养循环、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于一体的生态农场样板。到2030年,畜牧业高质高效发展不断增强,农牧有机结合、资源充分利用的生态畜牧业新格局基本形成,种养循环生态效果显现,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现代智能的畜禽养殖业。

  表2 主要指标分阶段目标表

  

  指标名称

  2023年

  基准值

  2027年

  目标值

  2030年

  目标值

  指标类型

  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率(%)

  96

  97

  98

  预期性

  全市设施畜牧养殖机械化率(%)

  78

  83

  85

  预期性

  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

  装备配套率(%)

  100

  100

  100

  约束性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

  计划和台账建设率(%)

  100

  100

  100

  约束性

  设有污水排放口的规模化养殖场

  在线监测率(%)

  100

  100

  100

  约束性


原文链接:https://sthj.sh.gov.cn/hbzhywpt2025/20241213/9a56a501ba1e4fb5ba970be703e1d41e.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