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港口区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整改不力 污水长期直排外环境
发布时间:2023-06-03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2021年4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时,群众投诉防城港市港口区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附近海域,污染近岸海域环境。2023年5月,自治区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港口区生活、养殖等污水直排问题仍未解决,有的甚至恶化为黑臭水体。
一、基本情况
根据防城港市边督边改公开情况,港口区原定在2021年6月15日前完成三号箱涵沟渠积存污水的处理工作;编制的东湾三号箱涵治理工作方案也明确,2022年12月底前在东兴大道车辽、珠沙港城、西茶中村铺设污水管道主管网、毛细管网和污水提升泵站,把东兴大道污水输送至市污水处理厂。督察发现,目前防城港市港口区未能按照既定方案完成整改,且闲置前期整改中采取的临时截污治污设施,污水仍直排近岸海域。
二、主要问题
(一)雨污合流,箱涵明渠变纳污渠。
港口区东湾三号箱涵为东湾物流园及老旧城区的排水明渠,由于周边还有部分雨污管网没有彻底完成雨污分流,部分污水混入雨水管网或通过暗沟排入三号箱涵。近期现场采样监测结果表明,排水口污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18毫克/升,氨氮浓度为14.3毫克/升,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1.95倍和6.15倍。与2022年6月的监测数据相比,氨氮浓度增高58.4%。三号箱涵污水水质不但未见好转,还进一步恶化为黑臭水体。
三号箱涵沟渠污水现状
(二)处置设施停用,污水直排。
督察发现,针对东湾三号箱涵污水直排入海问题,2021年5月港口区编制的东湾三号箱涵治理工作方案计划建设6座泵站,现仅完成2座且处于试运行阶段。2021年,港口区在东湾三号箱涵边上建设了5套日处理量1250吨的一体化处理设施,采取拦截回抽处置的措施来减少污水直排入海。由于高铁建设路线需要,东湾三号箱涵原有的5套临时治污设施于2022年1月被迁移停运,每天约1万吨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排东湾海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被拆除后,港口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放任污水直排。
三号箱涵明渠污水直排入海
(三)入海排污口数量多,污染风险隐患大。
2022年6月《防城港市建成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报告》指出,防城港东湾海域沿岸有水的入海排污口共68个,占防城港市建成区有水入海排污口总数的63.6%;其中有24个超标排放,占该次排查超标排放排污口的85.7%,防城港市东湾海域排污口数量众多,超标排放现象突出。督察组近期现场检查发现西茶村对面有1条入海排污沟未进行截污,水体感观黑臭,经监测污水化学需氧量为164毫克/升,氨氮为6.71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3.1倍和2.36倍。此外,在生牛卜村附近发现1条黑臭水沟直排入海,氨氮、总磷浓度为19.2毫克/升和6.9毫克/升,分别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标准8.6倍、16.25倍,水沟上游涉及水产、生猪养殖以及生活污水直排,附近群众意见较大。
西茶村对面的排污沟
生牛卜村附近的排污沟
三、原因分析
防城港市港口区党委、政府及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漠视群众环境诉求,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力,整改工作进度缓慢,造成三号箱涵沟渠等附近区域的污水直排入东湾海域。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gxhd/hygq/t164992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