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对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0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9-17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民盟广西区委:
贵单位《关于北部湾贝类毒素污染防治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生物质量监测
海洋生物质量监测是我厅对北部湾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常规监测内容之一,自2005年起,我厅就已对北部湾双壳贝类样品中的生物残毒进行监测及质量评价。目前已在北部湾近岸海域共布设17个海洋生物质量监测点位,每年贝类收获期(9—11月)在潮间带、潮下带和近岸海区开展采样监测。监测品种主要为丽文蛤和香港巨牡蛎。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水分、重金属(铜、铅、锌、铬、镉、砷、镍、总汞)、石油烃、六六六、滴滴涕等12项。据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北部湾近岸海域海洋贝类生物质量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标准的海洋贝类样品比例分别为5.3%、78.9%、10.5%,超第一类标准的指标有砷、铅、锌、镉、铜、石油烃和铬7项。劣三类样品比例为5.3%,样品为防城港市红沙村海域牡蛎,超三类指标为铜。由于牡蛎为滤食性动物,对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有很强富集作用,易造成生物体内铜、锌含量升高。
自2019年起,我厅开展麻痹性贝类毒素监测,主要采用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双壳贝类样品中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组分含量进行测定。据2019—2021年监测结果显示,北部湾海域采集的双壳贝类样品中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均处于未检出状态。
(二)宣传工作
近年来,我厅在每年六月,都会以六五环境日为主,同时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海洋日、全国低碳日等环境类主题日,连续开展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月活动。活动中会开展一些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组织志愿者开展清洁海滩行动、世界海洋日主题图片展等活动,并在我厅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上刊登、播出相关主题内容的宣传报道、动画宣传短视频等,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
(一)持续加强海洋生物质量监测。对常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典型生态系统所涉生物质量开展持续监测和评价;同时加强贝类毒素监测能力建设,提升仪器设备水平和监测人员队伍技术能力。
(二)加大宣传引导。我厅将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海洋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好各类宣传方式,加大对贝类毒素识别和防控能力宣传,帮助社会公众了解贝类毒素的基础知识和存在的风险,传播海洋生态文明理念。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2022年8月1日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fxxgk/jyta/t1306215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