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监测为民工作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2-03-25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作者:佚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发挥环境监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坚持环境监测“服务政府监管、服务社会民生”的原则,锚定职责使命,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监测为民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一、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共享平台,满足公众环境需求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依托省生态环境自动监控网络和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深化信息惠民力度,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整合集成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域1.3万个监控点位、30余个环境监控指标的自动监测数据,汇聚了13年来生态环境相关数据370亿条,每天采集、审核自动监测数据660万个,全年共24亿个,并通过“一点多发”的方式,将监测数据同时发送国家、省、市、县四级生态环境部门和排污单位,实现数据跨级流动,把“数据孤岛”连接成“信息岛链”。水、气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监测数据全省共享,最大限度助力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决策管理和排污企业污染减排。开发了“环境随身带”APP,方便社会公众随时了解身边的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和重点监管企业排污情况,既充分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又发挥了社会监督作用。“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创新”和“全省生态环境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两项智慧监测案例入选省级大数据创新应用典型场景。
二、持续开放环保设施,创建“全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被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第一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自2013年7月开始,每月举办一次“环境监测开放日”活动,接待学生、热心市民来单位参观学习,以通俗易懂、交流互动的方式,普及环境监测基础知识,让公众零距离接触监测仪器设备,直接感受环境监测全过程,展示山东生态环境监测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工作成效和职业精神。至今已累计接待中小学生及市民4000余人次,对推动全省环保设施开放单位主动履行环境责任,完善开放机制,规范开放流程,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水平,起到积极的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2021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评“2021年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1名同志获评“2021年山东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讲解员”。
三、不断深化监测知识进校园,争创“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多年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持续开展“监测知识进校园”活动,志愿者走进学校向师生们普及生态环境监测知识。深入浅出地宣传普及雾霾的成因、PM2.5的健康危害、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知识,现场演示水质监测、噪声监测过程,并邀请同学参与水质及噪声监测“趣味”实验,从学生抓起深植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公众环境保护责任感。2020年,“监测知识进校园”被评为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四、开展公益监测服务,打造“监测为民”志愿服务品牌
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技术优势,每年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公益监测服务100余次。特别是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单位和居民家庭开展环境公益监测、环保知识宣传200余次,为16市和80余家企业开展走航监测服务和技术帮扶,打造了具有生态环境监测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为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监测为民”志愿服务项目被选树为山东省省直机关第三届“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评首届省直机关“最美青年志愿服务集体”。
原文链接:http://jgdw.sdein.gov.cn/cxzy/202203/t20220301_38662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