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水生态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
发布时间:2021-04-06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近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全国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804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363个问题完成整改;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确定的12个劣Ⅴ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长江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体,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近年来,我国坚决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据环保法制调研中心了解,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然是十分艰巨。一是水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建成区、工业园区以及港口码头等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二是水生态破坏问题比较普遍,种植业、养殖业的农药化肥氮磷污染始终没得到有效解决,导致长江流域等很多地方首要污染物已经不再是COD、氨氮,而是磷酸盐,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的水污染主要矛盾正在发生变化。三是水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一些地方高环境风险工业企业密集分布,与饮用水源犬牙交错,企业生产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一些地方河湖底泥污染较重,存在环境隐患;太湖、巢湖、滇池等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治理难点。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 生态环境部将重点围绕“三条主线”来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第一条主线是继承和发扬‘十三五’时期的好经验,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消除黑臭水体工作要向县级延伸,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倒逼各项短板补齐。第二条主线是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远景目标,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第三条主线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恢复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为开创水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