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河谷的宝石”——杰内古城
发布时间:2020-07-13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位于马里中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最南端的杰内古城以独特的撒哈拉-苏丹建筑风格著称于世,有着“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美誉。杰内古城建立于公元800年,毗邻撒哈拉和多雨的苏丹地区,位于游牧地区和固定居住区的切换点上。它建造在尼日尔河流域一个防御性的小岛上,从河边到有贸易往来的游牧人城镇廷巴克图只有500公里。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杰内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杰内古城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闻名于伊斯兰界和撒哈拉以南的热带非洲地区,是一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有资料显示这个地区自公元前250年开始就有人居住,杰内古城正式建立于公元800年(另一资料:建立于公元765年)。在古代杰内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从公元9世纪或10世纪开始,杰内古城在黄金贸易以及苏丹地区其他商品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内的古建筑约有2000座,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王侯宅第、清真寺院、学者陵墓等各种建筑层出不穷。杰内古城建筑风格统一,是苏丹建筑艺术的代表。用灰泥涂抹的捣实粘土块是这些气候干旱国家的常用建筑材料。画有装饰的壁柱、筑雉堞以及护墙使建筑立面及其互不相连的通道精细别致。居城市景观主体的大清真寺丰富了城市的立体线条。杰内古城是前伊斯兰教文化在尼日尔河内三角洲发展的杰出典范,整个杰内古城是一段辉煌历史时期的展现。
有趣的是,由于城内许多建筑都是由黏土制成的,每年雨季过后人们都需要从尼日尔河和巴尼河搬运冲积土作为原料,混合黄油、细黏土等涂抹在建筑外墙上,用以加固维护这些建筑。尤其是对大清真寺的修护更是演变为了一年一度的“抹灰节”,成为彰显古城人民团结精神的文化节庆,吸引了众多来客。
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市内沟渠纵横,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各式建筑被掩映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棕榈树、香蕉果从中,鲜花繁茂,芳草如茵,向人们展现出一派热带水乡泽国的城市景象。
有机会的话不妨来到杰内古城感受这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情与热带风光。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