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古桥在岁月中看同里
发布时间:2020-07-06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同里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
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
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同里镇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朝军机大臣桂芬、书画家陆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家等。
镇志记载,1271-1911年间,镇上先后建成宅院38处,寺、观、宇47座。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耕乐堂、环翠山庄、三谢堂、侍御第、卧云庵、城隍庙、尚义堂、嘉荫堂、崇本堂等园林和南园茶楼等。
镇上有各朝代的古桥四十多座,它们是古镇活的历史。
在古镇,桥龄最长的、也是最古老的桥,要数思本桥了。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饱经风霜,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桥港上。
而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桥,小巧玲珑,堪称一绝。
同里历史上出过很多进士举人,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
镇西北角还有一座如青龙跃起、气势不凡的古桥叫渡船桥。桥的南侧刻有这样一幅对联:一线桥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北侧的对联是: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
镇上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石”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的时候,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而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时候,桥上走来一为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了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旧保留了鱼身。
另一座颇具故事性的古桥是中元桥。中元桥又称赌气桥,是一座梁式三孔石桥。传说以前有两位财主,一有腿残,一有眼残。一天有腿残的财主说会建石桥,到时另一位便可托他的福,扶着他的桥栏过桥了。有眼残的一位不服气,于是也盖了一座中元桥,抢先比泰来桥早些落成,故老百姓称它为“赌气桥”。
同里的桥以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最有代表性。太平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同里人范景烈等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太平桥与长庆桥之间。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桥,是明代同里人陈镛、谢忱改建的。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幸福吉祥之意。如今走三桥已是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三桥也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