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乡,未被开发的处女地,美的别具一格
发布时间:2020-06-16来源: 本网作者:佚名
查济古镇位于泾县西端,绵延数十里。“三水村中流,三塔拱四门,石桥跨河溪,两岸古建群”。古镇依河而建,三条溪水穿村而过,两岸及巷陌皆用石板铺砌。核心保护区面积达48.80公顷,古建筑从元至清,门类众多,有村门、宝塔、牌坊、庙宇、社坛、祠堂、古桥、民居、古井、惜纸炉等,好似一座古建博物馆。宝公祠、洪公祠、二甲祠、爱日堂、翔义堂、怀素堂、承美堂、红楼桥、德公厅屋为其中的代表,三雕精美,地域特色鲜明。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是我国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了,这金庸明明出生在浙江海宁,你为何说这查济古镇是他故乡啊?
这您就有所不知了。查济古镇里现在一共有3000多村民,其中2000多人姓“查”。据族谱记载,查姓的老祖先原来姓姬,名叫姬延,在周朝的时候,封于山东济阳查地,到了那里就由姬姓改为查姓了。千百年来,查姓人氏从其发源地山东,几经辗转,迁至南方生活。查济古镇这支查姓人氏,是唐朝时候从山东迁过来的,其始祖是唐朝时兼任宣州、池州两州刺史的查文熙。他也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查姓名人。而本名查良镛的金庸先生祖上就是这一支,因而查济古镇也是其故乡。
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村落,查济古镇保存着皖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此地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 座庙宇,现尚有古代建筑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位于村中水郎巷,三层门楼,厅内前檐较低,檐柱楠木质,粗矮浑圆,柱础为覆盘式,无雕琢。明代的“涌清堂”、“进士门”,雕刻细腻,结构精致。古镇内的古建筑因其历史不同,各具特色。
查济古镇倚山傍水,在展现古朴生活气息的同时也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青砖绿瓦白墙,小桥流水人家。人们可以聆听到溪水流淌出的动人音律,可以看到饱经岁月沧桑的古祠堂、古民居,也可以感受到世外桃源般悠闲的乡村生活。
查济古镇未经商业开发,一切都还是纯粹质朴的模样,游人不多,整个村子依旧是闲适的调子。来到此地,在精巧雅致、古朴大方的古建筑中,感受岁月静好。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