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环保法制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争鸣

宁夏:荒漠中“长”出湿地

发布时间:2020-03-09来源: 作者:

  沙、水、树融为一体——这是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的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景观。在这个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生机勃勃的草地、波光粼粼的水面……任何一点绿色都得来不易。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投入,加上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这里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沙化逆转,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   高速公路旁,古长城的雄姿赫然出现,它与公路平行而列,伫立在旷野之上。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到了。   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打开县域地图,位于中北部的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好似绿色双臂将盐池县紧紧包裹,沼泽湖泊点缀其间。这片总面积8.4万公顷的生态屏障,阻挡着毛乌素沙地南侵。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这里曾被黄沙覆盖,沙进人退,沼泽湿地萎缩。40多年来,经过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让绿色一点一点生长出来。   恢复地表植被,开展湿地生态补偿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上世纪90年代的盐池县,全县植被面积仅占13%,一年中有1/3的时间有扬沙天气。   历史上,这里是农牧交界地带,水草丰美,虽然气候干旱,但是地下水资源丰富。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因素,生态逐步恶化。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盐池县机械化林场。1979年,为了适应三北防护林建设需要,盐池县机械化林场成立。为了治沙和植绿,林业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里植被逐渐恢复,一度萎缩的沼泽湿地重现。   2006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8.4万公顷,包括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现有湿地面积10072公顷。   “这里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年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8倍。弥足珍贵的湿地,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宏说。   哈巴湖湿地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湿地。哈巴湖属季节性咸水湖,湿地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补给。今年73岁的牛惠民曾担任盐池县机械化林场副场长。牛惠民说,哈巴湖在历史上是存在的,后来消失了。2007年,人工恢复了湖泊,“向下挖一米多,水便渗出来了。”   湿地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工作人员介绍,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殊的地质构造,地表植被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近年来,保护区开展“受损耕地补偿、湿地生态修复、社区环境整治”,千方百计防止人类活动吞噬湿地面积,尤其是防止村民在湿地周围垦荒,而对周边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迁徙等活动造成影响。   “2014年起,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这对于保护区内湿地的生态修复具有很大作用。”吴宏介绍,2014—2019年,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计获得中央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25亿元。91万亩因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而受损的耕地得到补偿,投入补偿资金约4502万元,8152户社区居民受益。   社区共建共管,村民巡护家园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有盐池县花马池镇、高沙窝镇、王乐井乡、冯记沟乡、青山乡等5个乡镇,共覆盖30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2014年起,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将社区群众和保护区管理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发展。   截至目前,共有135名集体公益林巡护员、54名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员参与到社区共管的资源管理工作中来,张海宝便是其中之一。   张海宝今年55岁,是花马池镇芨芨沟村村民,他做森林巡护工作已有近5年了。每天天蒙蒙亮,他就骑着摩托车出门,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管护点上的摩托车一般配有两三辆,巡护人员有六七个,所以我们也会贡献出自己的摩托车,毕竟我们的家就在保护区里。”张海宝说。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筹措资金,实施“替代生计”项目。据了解,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始于2005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逐个林班确权,将补偿金通过“一卡通”及时兑付到村民手中。   花马池镇佟记圈村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监管员的李晓飞说,村民平均一年能拿到生态补偿款1000余元,这起到了缓解生态保护和村民生计之间矛盾的作用,从此破坏湿地垦荒的行为少多了。   生态环境改善,带动荒漠旅游   “通过实施湿地生态恢复、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觅食、繁殖、栖息环境,鸟类数量逐渐增加。2019年3月,在花马湖监测点的湖面上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2只。”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余殿告诉记者。   如今,依偎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盐池县,林木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1%和70%,年扬沙天气由10年前的54次降到现在的不到9次。   生态环境改善,也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就位于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这里独特的人工林景观、荒漠草原景观吸引游客前来。在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里,不时看到成片沙柳在沙海中摇曳。远远望去,沙、水、树融为一体。   据统计,森林公园成立十余年来,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千万元。作者:禹丽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